(资料图片)
□宁晓洁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完善产权保护、市场准入、公平竞争、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,优化营商环境。如何进一步优化威海的营商环境、形成招商引资的“强磁场”,8月29日,威海召开新闻发布会,对《威海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进行深入解读,为威海如何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、更加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规划好发展蓝图。
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,《实施方案》是自2018年以来,威海市连续制定的第6个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行动方案,实现了营商环境从1.0到6.0的改革,改革力度不断加大,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经营主体,连续三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位居第一方阵。
强化问题导向,锚定大幅度提升企业获得感这一目标,确保创新提升行动走深走实、见行见效,23个重点领域、细化制定275条具体改革措施,《实施方案》中处处体现着威海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。
谋发展,项目为王。对于企业而言,项目就是生命线。《实施方案》中就如何进一步强化要素供给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作出了全面的规划:落实项目策划生成机制,以“拿地即开工”为目标,从拿地后办理,前移至项目策划生成阶段,提前解决阻碍项目实施的矛盾和困难;深化土地要素保障服务,继续推行省市县三级联动,深入开展用地保障政策宣讲,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,加大“用地清单制”改革力度;优化能耗保障方式,组织专业力量,持续指导区市、企业用好、用准相关政策;加强环境容量保障力度,持续深化环评审批“放管服”改革,建立服务项目清单和环评管理台账,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要素管理。
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,需要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。《实施方案》出台了27条便企利民措施,不断降低企业群众的制度性交易成本,全力为企业群众营造“有求必应、无微不至”的政务服务环境。明确了拓展“数字+”“法治+”“信用+”应用场景,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在“爱山东”App上运行,全面推进“无证明城市”建设,围绕高频社会场景打造不少于10个“码上办”应用场景,全面实现“亮码服务”。
不断完善产权保护、公平竞争、平等准入、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,增强企业投资与发展的信心,《实施方案》将更进一步打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。改革任务包括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试点、构建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、建立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标准创新联动体系、创建市场监管信用标准化试点;聚焦保护中小投资者、办理破产等领域,提出建设国际仲裁院、探索建立清欠工作协同联动机制,创新推动实施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,依法提升企业信用修复效率。
要让企业在威海的营商环境中更有活力,需要金融政策为企业释放更多潜力。《实施方案》聚焦金融服务,扩大“免申即享”的覆盖面;拓宽融资抵押物,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。推进“1+1+1+N”(即“一个主办行、一批智囊团、一套惠企政策、N场对接活动”)产业链金融辅导模式,着力破解融资堵点;建立融资惠企政策“工具箱”,加大科技支行、人才贷、人才保等一揽子融资扶持政策宣传力度,通过金融手段降低企业风险、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。
在全社会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,需要打造好“威海营商行”服务品牌。推进完善“威海营商行”综合服务平台功能、搭建营商环境重点数据监测平台、启动市场主体满意度大提升行动等工作,系统优化涉企服务能力水平;继续推进“威海营商行·区市巡礼”等系列营商行活动,邀请当地企业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,实地观摩了解营商环境变化,面对面沟通交流发展路径,现场研究解决难点问题,全面提升企业参与度与获得感。
威海市政府高度重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以提振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。我们深知,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经济社会活力、推动威海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关键环节,威海市政府将全面推动改革任务的具体化,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和清单上,明确责任,确保工作内容落实到位,共同推动2023年底前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