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 首页 > 行情 > 正文

我的“嘉”乡我的村:华东第一养猪村“新生记”

来源:杭州日报   发表于: 2023-07-12 10:35:33  

今年是“八八战略”实施20周年,也是“千万工程”提出并持续深入推进的20周年。“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”,这也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对嘉兴的殷切期待。


【资料图】

20年来,嘉兴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,无论是最初的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,还是紧接着的“千村精品、万村美丽”,抑或是现在的“千村未来、万村共富”,始终带着厚重的人民底色,始终从人的需求和发展出发,既立足本地特色,又坚持统筹城乡,不断通过科技赋能、产业延伸、创新驱动,推进“千万工程”迭代升级,打造人民向往的生活。

“千万工程”不仅改变了嘉兴的乡村风貌、重塑了万千农民的命运,更探索出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,打造出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。红船旁的党媒记者和浙江红船干部学院、嘉兴市委党校专家联手蹲点乡村,倾听村民讲述这20年他们所经历、所看见、所思考以及所收获,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。

【讲述人】

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党委书记 陈云华

刚刚过去的“七一”,浙江命名首批“红色根脉”强基示范村(社区),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榜上有名。

对于竹林村而言,意味着又多了一项殊荣。2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年来,竹林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、国家森林乡村、全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、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数十项荣誉,还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建设。

这几年,即便是三年疫情期间,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前来学习交流。上周,我们刚刚送走广东佛山顺德的考察团。“变化大得难以想象,没想到‘华东第一养猪村’早已脱胎换骨!”听着他们的感叹,我内心百感交集。

我是土生土长的竹林村人,在村委会工作了几十年,经历了我们村与猪共荣、因猪而困、跟猪而“战”的全过程。这个过程,浸透着我们的欢喜与悲伤,有“拉扯战”中的痛苦,也有大战告捷的喜悦。

猪棚拆除前 \ 猪棚拆除后,经过改造,已经成为竹林景区的一角。

(一)

过去20年,我们竹林村乃至新丰镇有10多年是被“猪”扯得团团转。

21世纪初,谈起嘉兴的农业面源污染,人们首先想到了猪。当时,嘉兴下辖的南湖新丰、平湖曹桥、海盐元通三地被号称“猪三角”。竹林村又是新丰镇的养猪重地,到2013年的时候,村里八成以上的农户都养猪,人均养猪超30头,全村一年养猪15万头,猪棚面积近40万平方米,相当于1000个篮球场大小,因此得了个“华东第一养猪村”的名号。

我们家也没落下,前院、后院搭了1200多平方米,最多的时候,一年能出栏400多头猪。

因为养猪,村里人腰包鼓了,但环境真能“吓”死人!记得有一次一位战友来村里看我,开了一辆白色的桑塔纳,在我家坐了1个多小时,走的时候车子找不到了,为啥?白车变成了黑车,上面停满了苍蝇。自那以后,战友每次都约我出去吃饭,再没来过我们村。

别说外面人,其实我们自己也嫌弃。

村里蚊蝇乱飞舞,处处猪粪臭,全村39公里河道全是墨水河。有时候,淤堵严重,鸡鸭鹅就在河里走。夏天不敢开窗,实在不行,就在纱窗上插满纸板,防止成群的蚊虫“冲”进来!村里嫁出去的姑娘,出去工作的年轻人,别说回村了,就是逢年过节,也都卡着饭点来,吃完就“跑”。

2003年,浙江启动了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,推动村庄环境整治。我们村干部每天的主要精力都围着猪尾巴转:建沼气池、沼液池、干粪堆积池……想过很多办法,也花了不少钱,但村里的猪实在太多,所有的办法很快就失灵,各种池建一个满一个。

从嘉兴市到南湖区每年都高度重视竹林村的村庄整治,村里的环境有所改善,但没有得到根本改观。以前镇里分管招商的干部曾开玩笑说:“不用看路牌,只要摇下车窗,闻到猪臭味越来越重,就知道竹林村快到了!”很多靠养猪赚了钱的村民纷纷到镇里或者到嘉兴市区买房,他们把竹林村当成养猪生产工坊,生活方面则选择逃离故土。

当地各级干部也动了很多脑筋。“生猪养殖减量提质”曾多年出现在南湖区和新丰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但最终都被“谁敢动真格实施我们就跟谁拼命”的“发话”而停止了实施的脚步。镇村干部到村民家里,讲其他事都很客气,只要提到“少养猪”几个字,马上跟你摆脸,然后冷冰冰地反问:“不养猪,谁来养活我们全家?你?还是政府?”话题根本深入不下去。

2013年3月11日,我一生都会记得的日子。

随着上海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持续发酵,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东方卫视,甚至有境外媒体,成群的媒体记者涌进我的办公室,长枪短炮对准我——“黄浦江死猪事件和你们有没有关系?”“据说你们村一天死一万多头猪,真的吗?”“你们村生猪养殖的记录本,拿出来我们看看”……

黄浦江死猪事件,源头直指嘉兴。我们村作为最大的生猪养殖村,自然难脱干系。

我这个刚上任4天的村党委书记一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。10多天里,接待了50多家国内外媒体,我的名字和竹林村一起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,甚至还上了《华尔街日报》。

我当时整夜睡不着觉:这下竹林真的臭名远扬了,接下来该怎么办?

(二)

因“臭”出名,我觉得难堪,竹林人觉得丢人,嘉兴决策层更是坐不住了。

“风波”平息后第一时间,嘉兴市委市政府召开座谈会,商讨生猪养殖减量提质整治行动。这个行动的本意是:生猪养殖要考虑环境的承受力,量要减下来,质要搞上去。坚决实行“千万工程”的村庄整治原则,猪棚不能像现在这样铺天盖地,要设立“禁养区”“限养区”等环境红线,该拆的坚决拆。

“绝对不行!”

座谈会上,面对一众市领导,我这个小“村官”却坚决投了反对票,因为我觉得,一来拆猪棚等于断了村民的生计,整治肯定推行不下去;二来很多村民养了大半辈子猪,不养猪了他们能干什么?……

但显然,我还是低估了嘉兴的决心。

那些日子,市、区、镇各级干部几乎天天来竹林村。作为村书记压力山大,一方面,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令,另一方面又怕村民戳我脊梁骨,怕他们说我拿乡亲们的切身利益保自己的乌纱帽。

2013年4月,嘉兴市“三改一拆”暨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大会召开,一场全域生猪退养的整治行动浩浩荡荡开展起来。

然而,整治开始的头一个月,村里一户养猪户都没拆。

看着这架势,南湖区委书记火急火燎跑来我家,指着我的猪棚说,“拆猪棚这个工作,南湖看新丰,新丰看竹林!”

我知道,他还有后半句没说,就是“竹林看你家!”

仿佛被逼上了“梁山”,我拍着胸脯说,“区里要求7月20日前全村拆完猪棚,我家保证5月20日前拆完!”

话是说了,但猪都是家人在养,他们能同意吗?毕竟我当村书记一年收入就5万元,但家里养猪收入行情好的时候是这好几倍。

“当初就不同意你当村书记,现在好了,当了书记败光家里!”

“爸,钱是挣不完的,村里这样的环境,你们真的觉得好吗?再不改善环境,我们村就只剩老人了。”

“我是村书记,我不拆,其他村民不会拆的!”

……

最终,我说服了家人。5月20日,我家1200多平方米的猪棚全部拆光,承诺兑现。

5月21日,我组织全村召开了生猪养殖减量提质整治宣传动员会,会上,我就听到不少村民议论,“这次看来是动真格了!”“陈云华自家的猪棚都拆光了,我们肯定也赖不下去了!”……

党员干部示范带头,比讲一万遍大道理都管用。很快,其他村民也开始动了。

那个夏天,我们村干部搞起了比赛,比什么?比谁晒得黑!

每天早7点进村,晚9点离村,一周7天全在村里,一户户做工作。记得有户人家,我们跑了30多次,最后他松口说第二天再签,我们就在他家坐着,说等到第二天。最终到了晚上11点多,他先坐不住了,主动提出来,“别等了,我签!”

就这样,2013年,村里拆完了“禁养区”的猪棚,2014年又拆完了“限养区”的猪棚。两年时间,完成了近40万平方米猪棚拆除、年生猪存栏量从15万头到清零的巨大转变。

现在回头想想,当时觉得不可能办成的事还是办成了,而且因为办得公平公正,大家都心服口服。

(三)

猪棚拆了,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。

最大的难题是养殖户的转产转业问题。猪不养,他们的收入一时间锐减。

如何带领他们转产转业?

我们请来农艺师,教大家套种大棚蔬菜,实现每亩经济收入超万元、粮食收成超千斤;鼓励农民种植水蜜桃,每亩有一两万元的收入;开设多个培训班,有的村民当起了月嫂……该想的法儿,能上的都上了。

养猪户王利峰拆光了猪棚后,接手了当时没人愿意办的竹林幼儿园。没想到,这些年村里环境越来越好,外出的年轻人回来了,孩子也越来越多,幼儿园越办越红火,学生从10年前的70多个增长到了去年的230多个,自己的收入比养猪高不少呢。

拆猪棚拆出了新空间,也拆出了我们村发展的新机遇。我们参加了南湖区的“飞地抱团”项目,每年至少有85万元的股份分红;加强农田保护,村集体一年增收了100多万元的耕地保护费……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3年的14万元跃升到去年的250万多元。

经常有人问我,猪不养了,村民收入怎么办?

其实,以前养猪靠天吃饭——三年养猪,一年赚钱,一年吃本,一年亏钱。现在村民收入更多元了,有到本村企业打工的,有在家种经济作物的,有成为个体户的,还有出租店面的……算上各种收入,家庭平均年收入不比养猪时少,农民收入由2013年的22190元增长至去年的39737元。

现在,村民碰到我都格外亲切。有的养殖户虽然收入比养猪时少了,但他们还是用各种话语安慰我:“总体来讲,猪棚拆了还是对的。至于收入这本账,要看怎么算。抛开眼前的经济账,我们算环境成本账,算发展长远账,还是觉得值!”“一到晚上,村里走一圈,随处可见走绿道的、跳广场舞的、唱歌的村民,搁在以前,哪有这种幸福场面啊!”“再说房子,我们乡下住住也不错,城里很多人都羡慕我们呢!”……

猪棚拆除前,河道里都是黑水。\ 猪棚拆除后,经过环境整治,河道两遍种满了净水植物,清清水塘又回来了。

要说村里百姓日子究竟如何,最直观就是看村里停车位、停车场,平时到处停得满满当当,高档车也很常见。现在村里有超1500辆私家车,每家每户最少一辆车。

这几年,乘着“千万工程”这股东风,村里统筹推进“五水共治”“三改一拆”“美丽乡村”等,陆续打造了四个美丽乡村示范点,辅以基础设施提升、“优美庭院”创建等,成了全省3A级景区村庄。

环境变美了,我们和第三方合作搞起旅游业,开发小猪快跑、亲子水塘、农事体验、星空露营、竹隐游船等旅游项目。到去年底,开园4年的竹林景区,共接待游客66.5万人次,旅游收入超236万元。

我大致算了下,从2013年到今年,竹林村“千万工程”总投入至少2个亿。那个鸟语花香、碧水悠悠的竹林村回来了,许多村民“逃离”后又重新回来了,村子也成了“网红村”。

这20年来,随着“千万工程”持续深入推进,“华东第一养猪村”获得了新生,这也是竹林村村民的新生,更是广大村民和党员干部关系的新生。

前几年,村里还建起了高以永史料陈列馆、学稼公社、村史馆等,村民成了这里的“常客”。以前大伙儿喂完猪都去打麻将,现在麻将馆冷清了,参加公益活动、健身运动的多了;以前大家都只关心自家的猪,村里的事无人问津,现在村子怎么弄,大伙儿商量着办……村民们都觉得,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。

今年,我还谋划着给村里打造更有辨识度的特色产业,建设运动场馆,大力发展“体育+”产业,构建一个生活便捷、幸福安居的现代乐活村居典范,让大家在竹林看见未来中国乡村的美好。

专家点评:

“仗、账、章”:以文明转型驱动竹林村高质量发展

浙江红船干部学院、嘉兴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 李圆月

浙江“千万工程”实施20年来,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到改善乡村生态,再到促进产业蓬勃发展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科学路径日渐清晰,竹林村就是“千万工程”成效显著的有力印证和缩影。

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,打好文明转型的“大仗、硬仗、翻身仗”。竹林村的高质量发展经历“改革裂变、统筹蝶变、融合巨变”三个阶段,竹林村打了三场漂亮仗。“打大仗”,强化组织、党建引领,竹林村坚持“党领导一切”的根本原则,党委政府谋划带动展现强大决心,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;“打硬仗”,党员示范、村民配合,以村书记为代表的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,带头拆棚、带头转产、带头致美,村党委抓住机遇倒逼发展模式革新,形成“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”的强有力工作推进机制;“打翻身仗”,危中有机、危可转机,竹林村的实践经验体现了以重大事件和环境整治为契机抓住机遇、果断行动,集中力量推动改革破局转产升级。

着力推进产业兴旺,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底盘,算好高质量发展的“长远账、本质账、全局账”。乡村文明转型要把生态账和发展账一起算,竹林村算好了三笔账。一是坚持久久为功,算好“长远账”,竹林村从“坐在臭水沟里数钞票”到“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”,以美丽环境为长远生产力,推动绿色发展惠及子孙;二是坚持实事求是,算好“本质账”,随着竹林村“美丽乡村+”文化、教育、旅游、运动等新业态不断涌现,做强“美丽经济”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和强引擎;三是坚持系统观念,算好“全局账”,竹林村一手做“减法”,避免低收益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,一手做“加法”,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特色产业,因势而新加速产业业态融合,因时而进优化价值转换机制。
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全面释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民生温度,写好“乡村振兴章、共同富裕章”。写好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转化大文章,实现生态优先基础上的绿色发展、和谐发展和共富发展,竹林村让田园变公园、村庄变景区、农房变客房;写好“物质富裕精神富有”的共富大文章,通过打好惠民“组合拳”,竹林村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,富口袋的同时富了脑袋,通过深挖多元文化,打造高以永史料陈列馆、学稼公社等文化阵地,激发竹林村的文化内生力,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。

竹林村打好“仗”、算好“账”、写好“章”,展现了一条以文明转型为契机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,让世界在竹林看见未来中国乡村的美好。

关键词:

上一条:梅县税务:移动式宣传辅导让便民服务更近一点

下一条:最后一页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