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云新闻讯:5月31日,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武清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关情况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武清区副区长姜述英表示,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是市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实施的“十项行动”之一。武清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,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,制定了推进行动方案,明确了5个方面18项重点工程、103项重点任务和15个亮点工作。2023年以来,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定位,突出七个方面抓落实。
守牢用好“三个地块”,坚决扛起农业大区政治责任
“抓耕地”方面,首先,保面积,武清区年内彻底整治基本农田“非粮化”问题地块,实现新增粮食播种面积6000亩;同时,保质量,武清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.9万亩,改造提升5.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实现开工建设。启动5.71万亩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;此外,保产能,武清区推广玉米精密种植10万亩,实现单产产能提升10%以上。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20万亩,提高耕地亩均效益。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强保障。
“抓宅基地”方面,武清区在6镇6村开展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调研,总结投资运营模式、收益分配和实现路径。坚持“稳慎推进”原则,跟进全市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,做好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探索实践和规范管理。
“抓林地”方面,武清区综合运用飞防、人防和生物防治,实施美国白蛾、春尺蠖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65万亩;大力发展林下经济。采取特许经营模式,盘活区域环城生态林存量资源,预计可盘活林地3000亩。
创建做实“三个平台”,借势借力提升整体水平
做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3个国家级项目创建,发挥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和配套资金作用,有效撬动社会资本。
武清区聚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,在实现优势特色蔬菜种植、翰杨现代农业产业、奶牛标准化养殖3个示范基地落地武清基础上,大力推进其他31个重点项目建设;打造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,依托市农科院在武清建立的五大体系8个农业科技产业服务站,引进一批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设施;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,目前,武清区农药化肥利用率、农田残膜回收率等10个农业绿色发展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2023年接续深化农业绿色发展创建成果。
做强拉长“三个链条”,促进提升三产融合发展
在粮食产业链条方面,武清区重点要依托市农科院、山东种业集团等科研单位和企业,发挥农业示范基地作用,引进小麦、鲜食玉米一批优特新品种,扩大小麦繁种和示范推广面积,打造一批武清“当家品种”。支持山东种业集团启动种子研发中心、销售中心建设,发展小麦品种育、繁、推产业链。
在果蔬产业链条方面,武清区重点发挥规模以上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业公司龙头示范作用,带动零散种植实现标准化生产,扩大优质特色果蔬集中连片种植规模。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的电商平台,打通盒马鲜生等高端销售平台,力争在武清建成首个“盒马村”。
在畜禽产业链条方面。武清区依托区域蕙牧公司龙头企业,发挥“益捷”等猪肉知名品牌销售企业作用。强化品种改良,扩大优质种群;支持青饲种植大户与养殖企业或合作社合作开展种养循环;建立与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,做强“畜头肉尾”延链。
打磨擦亮“三个品牌”,树立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
打造武清整体区域品牌,围绕创建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,武清区谋定了导入一批项目、策划一些节日、推广一系列技术、打造一批亮点等十项任务。目前,已实现集中签约项目18个,其中3个项目已竣工、2个项目预计7月份进场。积极筹划第二场集中签约活动。
提升武清区域公用品牌,武清区与市农科院对接,分类制定区域公用品牌标准。通过龙头牵引带动标准化生产,扩产提质增量,提升“小兔拔拔”品牌美誉度;通过品种审定准入,打通高端销售平台,提高“小鹊登枝”品牌知名度;启用“小熊掰掰”品牌推广应用;将“小猴摘摘”纳入区域公用品牌。力争年内实现4个区域公用品牌标准种植面积均增长一倍。
培育镇街特色活动品牌,武清区结合时令特点,打造一批单品主导特色优质农产品节庆精品。目前,举办了河北屯西红柿丰收节,白古屯桃花节,河西务樱桃节、大黄堡垂钓节。近期将组织镇村举办玫瑰节、鲜食玉米节、萝卜节等特色活动。
科学运营“三个公园”,牵引带动农文旅发展
依托津北森林公园、南湖公园、津溪桃源3个公园,辐射带动构建多个“一心N点”农文旅发展格局,实现由“园”到“源”转变。分别以津北森林公园为核心,辐射带动河西务运河不夜城、河北屯李大人庄村、大良田水铺村等周边镇村;以南湖公园为核心,辐射带动黄庄老米店村、梅厂南任庄村、徐官屯薛庄村等镇村;以津溪桃源为核心,辐射带动汊沽港大王堡村、陈咀镇陈咀村、石各庄敖东村等周边镇村发展农业休闲、农家院、农耕文化等吃住行、游玩乐乡村旅游。打造京津城市人群“周末消费”和乡村旅游目的地。
总结推广“三个途径”,多方共促生活富裕
武清区坚持产业带动,总结推广青园果蔬、天民田园等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,在“16+3”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和165个经济薄弱村中推广,带动群众共同致富。
武清区坚持资源带动,总结推广梅厂南任庄村发展强村富民公司模式,促进村集体增实力,村民增收入。
武清区坚持就业带动,发挥工业园区作用,引导优先本地用工,转移吸纳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,促进农民增收。
推动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由管人管事向促进经济发展转变,武清区深化无星村治理,全覆盖开展村“一肩挑”干部示范培训,开展“新农学堂”、农村妇女产业振兴、高素质青年农民系列培训,提升促进经济发展能力。
由建设向建管运维转变,武清区立足发挥公共设施最大服务功能,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、村庄环境维护等方面,建立健全管理、维护、运营常态化机制,形成建管运维闭环体系。
由他律向自律转变,武清区大力推进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,年内村数累计达到80%以上;实施文明实践“新星计划”,打造一批示范中心,特色基地、优秀基层宣讲员;以“妈妈管护队”为基础,打造30支精品示范队。引导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中来,共建美好家园,共享发展成果。
(津云新闻记者苑美丽 摄影吴涛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