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央广网泉州2月15日消息 2022年以来,泉州市惠安县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管理为抓手,紧扣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,积极打造“新型公共文化空间”,让乡村文化“活”起来,使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。
在惠安崇武古城的水关巷内,有一家名为“尘海”的新型文化艺术空间,徜徉其间,清新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。据介绍,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手工扎染、绘画等文艺创作,也可以静静地看书、品茗、聊天。“尘海艺术空间”负责人许生炜是一位富有情怀和创意的“90后”小伙子,他默默地守候在水关巷内,为每一个邂逅此地的朋友传递文艺之美。
“我希望这个空间是多元的,它位于‘染丝井’,拥有历史的脉络,染丝是主要项目。希望身边的文艺青年可以加入进来,一起参与古城活化项目,包括分享、对接等。”许生炜说道。
据了解,潮乐村是惠安县最近完成验收的两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之一,该村依托古城保护活化项目,在水关内逐步配套打造汉服馆、鱼卷体验馆、茶亭、咖啡馆、民宿、渔家美食作坊,立足于独有的海丝旅游资源,利用乡村古厝民居、优美生态环境等,挖掘传承乡愁文化,聚力打造“海丝渊源、文都气质、渔航底色、屯兵气概、红色基因、爱国启迪”的文化窗口。
“我们建设‘水关新型公共文化空间’,面积达250平方米,并组建南音队、渔歌队、渔家角力传承队三支文化队伍,举办南音6周年活动、迎端午做香囊民俗活动、‘扬清风正气 展廉洁惠邑’采风活动、非遗进水关活动……一个个活动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常有常新、不断丰富,以闽南传统文化为灵魂,注重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,聚力文创产业,延续乡土文脉。”崇武镇潮乐村党委副书记、村副主任詹斌文如是说。
惠安县东岭镇许山头村是另一个完成验收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该村把倒塌的旧祖厝和荒废地整合建成“新厝头后生家创业孵化基地”,整个基地的建筑风格充满闽南传统气息,内部打造了百姓书房、便民公厕、“后生家”电商创业基地等,成为许山头村对外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。
东岭镇许山头村党委委员、村委会副主任许澄清介绍说:“我们每个月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乡村文体活动,作为乡村振兴试点村,每次上级检查或兄弟村参观,我们都会把文化空间作为推介典型。在村中心建设这个文化空间,可以方便开展文体活动,提升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,同时,对村民的文化水平提升以及书画、南音的发展都有比较好的带动作用。”
据介绍,下一阶段惠安县将继续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常有常新、不断丰富,持续提供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,使群众更好享受文化成果。(张惠玲 公金辉)
关键词:
许山头村
完成验收
传统文化